大通禪寺 秋月禪關(guān)、大通秋月、大通禪寺,均為墊江明月山麓峰頂山下大通寺的匾額題名,即大通禪寺。 《志》載:“東北二十里,有古寺,曰秋月禪關(guān),唐馬祖修凈之所,即峰頂山也!(明·曹學佺《蜀中名勝記》) 明·陳端《大通寺碑記》:“墊江縣西北二十里有山,乃大唐禪師馬祖建寺于上。國朝洪武初(1368),首開縣治,尋茲古跡,修寺名大通秋月。后有危峰數(shù)仞,俯視群山,時人謂之峰頂,畔有蒼崖石壁,發(fā)五色圓光,至今不磨,世傳馬祖禪崖,此峰頂之勝概也。至明代天順初(1457),墊江縣人黃中和又迎燕京寬悟、如鼐二僧住于峰頂山,并易地數(shù)畝,以資常住,如此者數(shù)十年。成化癸卯、乃伐木鳩工,因古剎舊址而重修之,凡殿宇僧堂,門墻佛像,悉煥然一新。又《秋月殘碑》:……貞觀三年(629)禪宗馬祖云游來墊江,見峰頂山壁有五色圓光,乃建秋月禪關(guān)以傳教……” 禪宗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(jīng)》及《傳燈錄》載:馬祖,大唐巴蜀什邡人,初……
[詳細]